盛夏的烏蘭毛都草原,牧草翻涌著綠浪,一年一度的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那達慕盛會如期拉開帷幕。8月8日,在這場洋溢著民族歡歌的盛會里,興安盟檢察分院的檢察普法“輕騎兵”攜著沉甸甸的法治錦囊踏草而來,與農牧民群眾共赴草原之約。
“我想問一下,我畢業去打工,老板拖欠我十個月工資,怎么說都不給我,我該怎么辦?”面對初出社會的年輕人咨詢,檢察人員沒有直接引用法條,而是根據實際情況細致分析解答:“建議您先收集好勞動合同、工資條這些證據,到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如果不服法院判決,可以到我們檢察機關申請檢察監督。”精準實用的解答讓年輕人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
這支檢察普法“輕騎兵”最懂草原的節奏。他們帶著“按需普法”的理念,把法律知識融入群眾聽得懂、用得上的“草原故事”:拿著漢蒙雙語普法宣傳手冊給農牧民群眾講解民法典中的法律知識,引導他們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給帶孩子的家長遞上圖文并茂的手冊,用小故事把未成年人保護法講得明明白白。講到生態保護時,檢察人員指著手冊上的案例說:“草原是牛羊的家,也是咱們牧民的根,保護好生態環境,就是保護咱們自己的好日子。”講解生動有趣,來往群眾聽得頻頻點頭。普法攤位前始終人頭攢動,共發放宣傳資料300余份,解答群眾法律咨詢17次。
當民族盛會的歡騰鋪滿草原,馬頭琴聲與普法解答聲交織成歌,隨風流淌,檢察普法“輕騎兵”的身影就在“歌聲”里穿梭,讓普法宣傳如春風化雨,悄然浸潤草原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下一步,興安盟檢察機關將繼續用普法宣傳傳遞法治聲音,用實際行動踐行司法為民,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護航草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檢察力量,讓法治的陽光灑滿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