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的響應速度太快了,在這里游玩很安心。”近日,游客徐先生在位于上海市崇明區堡鎮的丁壩夜市游玩時,孩子不慎走失。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接到報警后,迅速啟動應急機制,組織民警輔警調取視頻圖像、走訪夜市商戶。僅10分鐘,孩子便被安全送回徐先生身邊,徐先生握著民警的手連連道謝。
7月以來,上海市崇明區夜生活節火熱啟幕,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打卡。崇明分局依托“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創新推出夜市警務,在巡邏防控、化解矛盾糾紛、疏導交通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護航夜經濟發展。
打造智能預警系統
“大堤三號區域人流量大,需要及時疏導。”8月15日,在崇明分局堡鎮派出所綜合指揮室,值班民警黃思華依托智能預警系統開展線上巡查時,發現該區域人流量較大,存在安全隱患,迅速聯系附近巡邏警力前往處置。巡邏民警3分鐘后抵達現場,采取分段引流、廣播提示等措施,及時疏導人流。
崇明分局依托“專業+機制+大數據”新型警務運行模式,堅持科技賦能,全面整合視頻圖像、110接警臺等數據資源,打造智能預警系統,確保信息一鍵傳達、警情秒級響應,實現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的轉變。
智能預警系統分析顯示,每周五、六20時至22時為崇明分局轄區夜市警情高發時段。崇明分局科學調整警力部署,增加警情高發區域、時段的巡邏密度和頻次,全面提高街面見警率、管事率,轄區夜市刑事、治安案件發生率大幅下降。
優化糾紛調解機制
“大家先別激動,各退一步才能海闊天空。”近日,堡鎮某燒烤攤前,店主與游客因消費問題爭執不下。接到報警后,堡鎮派出所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第一時間隔開雙方、控制事態,隨后核實消費記錄,厘清事實脈絡,開展調解工作,引導雙方換位思考。經耐心調解,雙方握手言和,一場糾紛化于無形。
針對夜市糾紛警情增多的實際情況,崇明分局推動各派出所建立“1+3+N”矛盾糾紛調解機制,即設立1個臨時調解室,將夜市劃分為3個責任區,與N個商戶簽訂治安責任書,形成網格巡防、就近調解、快速處置的工作格局,實現糾紛就地調處、矛盾不出夜市的目標。
同時,崇明分局聯合相關部門,建立協作機制,共同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矛盾糾紛調解等工作,全力維護夜市經營秩序。崇明分局還在夜市設立便民服務點,為游客提供緊急救助、尋人尋物等服務。
暢通出行“快車道”
“民警有序疏導車流,路邊設置的指示標志和導覽圖一目了然,開車來這里玩很方便。”8月18日,在崇明分局執勤民警的引導下,自駕游客張先生順利駛入堡鎮夜市停車場。
針對夜經濟帶來的交通壓力,崇明分局聯合相關部門,全面分析車流量規律,制定交通優化方案;實施潮汐式管理模式,開設臨時停車場,增設臨時停車位200余個,大幅提升停車位利用率;定期組織轄區外賣騎手開展交通安全培訓,簽訂文明騎行承諾書;聯合社區工作人員,在停車場、夜市出入口等位置設置交通指揮崗,全力指揮疏導交通,實現車輛有序分流,切實減輕交通壓力。8月以來,崇明區夜市周邊通行效率提升30%,交通事故數下降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