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時代浪潮中,吉林省延吉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以初心為筆、以專業為墨,從2018年應運而生到2023年進駐市綜治中心,始終錨定“讓法治陽光照進每個角落”的使命,構建起一張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成為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法治支點。
從“單點服務”到“協同治理”
一場服務能級的迭代升級
2018年,延吉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應勢而立,率先打破法律服務資源分散壁壘,整合律師、公證、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職能,打造“一扇門進出、一攬子解決”的綜合服務平臺。2023年,中心深度融入市綜治中心“一體化”治理格局,實現與法院、檢察院、公安、民政等多部門的“物理相鄰”與“業務互聯”,推動法律服務從“單兵作戰”向“協同共治”跨越——群眾的法律訴求在這里可直接對接調解組織、行政復議、司法救濟、法律援助等全鏈條渠道,矛盾糾紛在“法治生態圈”中高效化解,彰顯了“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治理智慧。
以“專業賦能”鑄“惠民匠心”
多維服務彰顯法治溫度
中心始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構建“普惠化、精準化、便捷化”的服務矩陣,讓法治陽光照亮每個角落。
法律咨詢“全天候”。組建由資深律師組成的專業團隊,年均提供“面對面”“線對線”現場咨詢和熱線解答,服務超1.2萬人次,從婚姻家庭、勞動爭議到企業合規、跨境維權,用清晰的法律指引點亮群眾維權路徑。
法律援助“暖民心”。聚焦農民工、未成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年均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80余件,通過“申請初審——資源對接——全程跟蹤”的閉環服務,為經濟困難群眾撐起“權利保護傘”,讓“打得起官司、維得了權益”從承諾變為現實。
矛盾調解“止紛爭”。各基層調委會聯動駐中心調解組織,年均化解各類民商事糾紛超3000件,調解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尤其在物業糾紛、工傷賠償等高頻領域,用“法理+情理”的雙重智慧,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服務鏈條“全貫通”。針對公證、行政復議等需求,提供“前置指引——材料指導——窗口對接”的無縫銜接服務,年均指引群眾辦理公證業務超30件、行政復議申請超40件,以“少跑腿、好辦事”的體驗,讓群眾感受到法治服務的便捷與高效。
延伸治理“觸角”
書寫法治延吉新篇章
進駐綜治中心以來,中心更以“法治賦能基層治理”為己任,將服務觸角延伸至鄉村振興、企業發展、大學生就業等領域:為鄉鎮(街道)培養“法律明白人”200余名,為中小微企業開展“法治體檢”30余次,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專項法律服務10余場,真正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在哪里,法治保障就跟進到哪里”。
從2018年的“蹣跚起步”到如今的“多維綻放”,延吉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始終以“公正與效率”為雙翼,用專業服務詮釋法治精神,用民生溫度傳遞治理效能。未來,中心將持續深化“綜治+法律服務”融合模式,讓法治成為延吉市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讓每一位群眾都能在法律服務中感受到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