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安局道里區分局尚志派出所前身為新城大街派出所,是成立于1946年8月的街公所,后改建為公安派出所,最初所址位于石頭道街八雜市,為緬懷著名抗日將領趙尚志,新城大街更名為尚志大街,派出所也隨之定名尚志派出所,從此便與英雄精神緊密相連。
趙尚志英雄精神如璀璨星辰,始終指引著尚志派出所的前行方向。回望烽火歲月、致敬革命英雄,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更是派出所從英雄精神中汲取忠誠力量、擔當勇氣與為民情懷的精神源泉,讓英雄精神在護航轄區平安的實踐中代代相傳。
自建所以來,尚志派出所屢獲殊榮,1964年7月,成為“四清”工作中的重大先進典型,在全國公安系統嶄露頭角;1983年4月,因“嚴打斗爭”成績突出,被公安部授予集體一等功;1991年1月,獲評全國廉政愛民優秀公安基層單位;2003年7月,成為黑龍江省唯一的全國模范公安派出所,每一項榮譽都見證著派出所的責任與擔當。
承先烈之志 鑄忠誠警魂
“趙尚志將軍在最艱難的時刻都從未動搖對黨的忠誠,新時代人民公安更要把這份忠誠刻進骨子里。”這是尚志派出所全體民警輔警的共同信念。
派出所始終將政治建警置于首位,以傳承紅色基因為抓手,實現隊伍建設與業務工作雙提升。通過設立紅色文化墻、建設歷史榮譽室、組織民警輔警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定期重溫入黨誓詞等一系列舉措,讓紅色基因在民警心中深深扎根,賡續傳承。
派出所駐守在哈爾濱地標——中央大街起點,始終牢記“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宗旨,在新時代哈爾濱公安精神引領下,將服務理念聚焦于提升游客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精心打磨每一次護游工作的方式方法,全力唱響“用情感傳遞愛心溫度,用服務打造城市名片”的新時期公安特色警務強音。
擔使命之責 守一方平安
先烈們用生命守護的安寧,是尚志派出所新時代公安工作的核心目標。派出所立足轄區實際,圍繞“防風險、除隱患、保穩定”的工作要求,構建起立體化、精細化、常態化的平安防控體系,讓安全成為轄區群眾最直觀的感受。
在治安防控方面,派出所優化警力配置,推行“動態巡邏+定點值守”模式。將轄區劃分為多個網格,根據商圈、學校、老舊小區等不同區域的治安特點,靈活調整巡邏時段與路線,確保“高峰時段有人巡、重點區域有人守”。同時,在人流密集的商場、醫院、學校周邊設立固定執勤點,實時回應群眾求助,快速處置突發情況,有效提升見警率、管事率。此外,積極整合社區網格員、物業保安、志愿者等社會力量,組建“警民聯防隊”,形成“民警牽頭、群眾參與、協同共治”的防控格局,讓安全隱患在第一時間被發現化解。
在矛盾化解工作中,派出所建立“派出所+社區+司法”聯動機制,在各社區設立“矛盾調解站”,將調解端口前移。民警主動下沉社區,定期走訪居民,及時發現鄰里糾紛、家庭矛盾、勞資爭議等潛在問題,聯合社區工作人員、法律顧問,以“情理法結合”的方式耐心疏導,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有力維護了轄區和諧穩定。
懷為民之心 傳服務溫情
延續先烈“心系群眾”的初心,尚志派出所始終在細微處守護民生平安。派出所巡邏車組每天穿梭在街巷,警燈閃爍的軌跡里,藏著無數為民救助的故事。其中一次“特殊”的救助,讓民警張天昊、張鵬記憶猶新。
那天,兩位民警接到一位母親的緊急求助,她帶孩子到防洪紀念塔游玩時,孩子因貪玩走失,且孩子患有自閉癥,走失已超20分鐘,情況十分危急。接警后,張天昊、張鵬迅速出警,一邊安撫孩子母親的情緒,一邊沿著江邊從防洪紀念塔向斯大林公園展開搜尋。憑借豐富的工作經驗與高效的協作配合,兩人最終在友誼宮地鐵站內發現了一名符合描述的小男孩兒。當民警將孩子交到母親手中時,這位母親激動得淚流滿面,連連向民警表達感謝。
當晚,孩子父母帶著寫有“出警神速及時雨,為民解憂暖人心”的錦旗,專程來到尚志派出所,向民警的暖心守護致謝。
從英雄故事中汲取力量,在為民服務中踐行初心。尚志派出所民警輔警以忠誠守護信仰,用勇敢迎接挑戰,讓趙尚志精神在基層警務實踐中綻放耀眼光芒。在這片英雄奮斗過的土地上,他們正以實際行動,續寫著“尚志精神永傳承,警民同心護平安”的新時代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