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晉江,“晉江經驗”的發祥地?!叭珖桨步ㄔO先進縣”“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等金字招牌,不僅見證著這座縣域城市經濟發展的蓬勃活力,更彰顯著法治建設與社會治理的同頻共振。然而,面對200多萬常住人口的服務壓力,以及經濟活躍背后潛藏的復雜社情,基層治理如何破題?晉江市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2024年來,晉江市全力探索“楓橋經驗”與“晉江經驗”有機融合的實踐路徑,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實體化建設為抓手,通過優化陣地、強化協同、創新機制、凝聚合力,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鎮村,為創建平安晉江注入強勁動能。
部門合力,讓服務一站直達
“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走進晉江市綜治中心,墻上的兩列金色大字赫然醒目。這不僅是一句標語,更是晉江三級綜治中心的自覺實踐。
作為我國民營經濟發軔地之一,晉江市吸引了大量人口常住,群眾訴求多元繁雜,“跑不對門、辦不成事”曾是治理痛點。為此,晉江市委、市政府高位統籌,推動部門入駐綜治中心,構建“多中心合一、多部門聚合、多功能一體”新格局。
晉江市綜治中心引導受理區
“群眾走進這里,各類訴求都能找到對應的解決窗口?!睍x江市綜治中心主任王志鋼指著大廳內的窗口介紹,在1900多平方米的中心里,政法委、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7個部門常駐,人社局、教育局等21個單位輪駐或隨叫隨到,凝聚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法律監督、信訪等有關解紛資源,實現登記受理與調解處理同步運行,解決了群眾“跑多地”“沒地說”的困擾。
“鎮村的群眾可以就近到鎮、村兩級綜治中心?!蓖踔句撗a充道,鎮級綜治中心整合便民服務中心、司法所,因地制宜統籌基層派出所、法庭、勞務所、綜合執法隊等力量,統一推行“4+N”窗口規范,即“綜合受理、人民調解、便民服務、流動人口服務”等4個固定窗口,按需設置戶籍辦理、勞資糾紛、漁船糾紛等個性化窗口,精準受理群眾各類訴求。村級綜治中心突出源頭化解,依托黨群服務中心、警務室全域建成運行,讓問題化解在“家門口”。
調解某科技公司與某環保公司的土地轉讓糾紛
這樣的陣地布局,讓一起涉千萬元積案迎來轉機。
某科技公司與某環保公司的土地轉讓糾紛因稅費爭議僵持十年,企業發展受困。2025年初,環保公司負責人到磁灶鎮綜治中心求助后,政法委員立即統籌法官、稅務專家、金牌調解員聯合調處,4小時內厘清十年稅務政策變遷、劃明法律邊界,最終促成雙方和解,實現多方共贏。
這樣的案例并非個例。通過部門力量的深度融合,晉江各級綜治中心快速響應群眾各類訴求,讓“有糾紛找綜治中心”成為老百姓解決矛盾的第一選擇。今年1—7月,晉江市鎮兩級中心接待群眾超4萬人,處置矛盾糾紛1.5萬多件。
機制融合,讓矛盾就地化解
“沒想到能在春節前拿到工資,謝謝你們!”今年1月底,外來務工人員張某在新塘街道綜治中心領到被拖欠的工資后,激動地向工作人員道謝。
1月上旬,時近年關,新塘街道晉新社區通過網格巡查發現,轄區某樓盤工地工人因工資被拖欠情緒激動,立即上報街道。街道黨工委書記莊曉芳第一時間組織召開新塘街道房地產領域突出問題攻堅化解工作會議,“吹哨”召集晉江市法院、公安局、人社局、住建局等市直單位會商,并成立化解工作專班,聯系項目開發商、施工單位,協調被拖欠工程款撥付工作。經過工作專班不懈努力,工人在春節前順利領到工資。
晉江市綜治中心調解一起勞動爭議糾紛
這起涉及70余名工人的欠薪糾紛,通過中心統籌,部門聯動迅速處置,是晉江綜治中心機制融合顯成效的生動注腳。
部門“合署”更需機制“合拍”。為讓矛盾糾紛在基層高效化解,晉江構建起一套環環相扣的運行機制,鍛造矛盾調處“高效鏈”。
晉江市創建“1+3+10+20+N”指揮調度體系,以市綜治中心為中樞,下設法院訴調對接中心、人社勞動維權中心、交警調處中心3個分中心,橫向聯動交通運輸、教育領域、房地產、婚姻家庭等10個由市領導擔任組長的專項工作小組,縱向貫通20個鎮級綜治中心直至村(社區)、網格,落細“鎮街吹哨、部門報到”,明確市直部門、10個專項工作小組“應哨”對接人,確保群眾訴求分級分類及時處置。
晉江市綜治中心指揮調度室
在此基礎上,晉江市綜治中心牽頭,統一不同調度層級的調度周期、調度內容,推行“市領導每月、鎮級主要領導每半月、包村科級領導每周”的會商調度機制,攻堅化解復雜疑難矛盾糾紛。同時,鎮級綜治中心實行每日輪值指揮長機制,主要領導授權輪值指揮長全權調度鎮域力量資源,負責當日群眾接訪、協調調度、應急指揮等工作,實現糾紛早發現、快處置。
為推動訴求處置“層層落地、事事閉環”,晉江市還依托“智慧網格”信息平臺,建立“統一受理—精準分類—流轉處置—辦結反饋—監測分析”的全鏈條閉環管理,民生訴求分流至民意速辦中臺、矛盾糾紛分流至矛盾調處模塊,將責任人顯像化,并通過晉江市綜治中心監測分析,督促事項辦結。
群眾向新塘鎮綜治中心工作人員贈送錦旗
“以前各部門‘各管一段’,單打獨斗調處難,現在機制把大家擰成一股繩,矛盾自然化解得快?!蓖踔句撜f。
從“各自為戰”到“聯合作戰”,機制融合讓調處效能持續釋放。1-7月,晉江鎮級綜治中心就地化解矛盾糾紛占比達90%以上,到晉江市初信初訪批次同比下降29.8%,“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成為常態。
干群合心,讓平安就在身邊
基層治理的活力,源自群眾的廣泛參與。晉江持續拓展“綜治中心+”,通過激活“干群同心”的乘數效應,讓平安建設成為全民共識,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平安就在身邊”。
“要是沒有你們的用心調解,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討回房產!”2月28日,在晉江市綜治中心人大代表調解工作室里,陳埭鎮居民林某對人大代表和調解員的辛勤付出深表感激。
在晉江市綜治中心人大代表調解工作室,調解員與人大代表共同調解糾紛
林某于2014年將4100平方米自建房出租給某公司,租期10年到期后,對方以投入200萬元裝修為由索要60萬元折舊補償,雙方爭執不下。了解情況后,晉江市綜治中心專職調解員莊姐邀請具有豐富調解經驗且熟悉民情駐室的泉州市人大代表李海庭介入調解。他一面安撫林某情緒,一面向承租方闡釋法律責任,最終促成雙方達成共識。
這是晉江市運用“人大代表+調解”機制助力矛盾化解的典型范例。該市在綜治中心設立人大代表調解工作室,聘請280名各級人大代表擔任調解員,依托其根植群眾的優勢破解復雜個案、化解民生難題。2024年以來,這些“百姓代言人”已參與化解糾紛481件。
安海鎮綜治中心化解一起物業糾紛
針對物業服務糾紛攀升的態勢,晉江還創新“綜治中心+法庭+調解”模式,試點“星級物業+分流解紛”,即對四、五星級物業公司建立綠色通道,實現快立快審快執;對三星級物業公司,采用示范訴訟;對三星級以下物業公司優先引導至屬地綜治中心調解。
“自今年4月試行以來,已辦結物業服務合同糾紛641件,其中鎮級中心協同化解438件。”晉江法院青陽法庭副庭長陳凱思介紹道。
晉江法院派駐綜治中心訴訟服務團隊借助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成功化解一起教育培訓糾紛案件
機關干部常態化下沉進社區,2600多名專職網格員扎根網格排查矛盾糾紛、風險隱患,市鎮兩級綜治協會發動力量參與調解、救助,428個人民調解組織、34個駐晉異地商會聯動發力,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變身“平安哨兵”廣泛參與……如今,各方力量正通過綜治中心這個“紐帶”,凝聚成守護平安的“銅墻鐵壁”。
部門攥指成拳、機制順暢高效、干群同心同向,晉江緊扣“方便群眾”的標尺,抓牢“實戰管用”的關鍵,把綜治中心真正打造成了群眾愿意進、進了能辦成事的“民心會客廳”,為新時代“楓橋經驗”注入鮮活的“晉江實踐”。(林揚陽 顏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