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臺山市廣海鎮的廣海衛城,是明代聞名遐邇的海防要塞,更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支點。這座鐫刻著“海永無波”摩崖石刻的古城,歷經600年滄桑巨變,如今是國家級重點鎮、二級漁港,歷史文脈始終綿延不息。
近年來,臺山市公安局廣海派出所賡續衛城戍邊的使命,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傳承“海永無波”的精神,延續“守護海港”的使命,創新構建“定波三錨”警務體系——黨建領航的“解鈴錨”破浪調解,立體防線的“防護錨”多維矩陣,定制暖心的“服務錨”魚水紐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守正創新中續寫“衛城戍?!钡臈鳂蚓瘎招履J?。
解鈴錨菩提樹下促和諧
廣海鎮龍崗村有一株700年的菩提古樹,菩提古樹樹體粗壯,造型奇特,在廣海群眾心中有著“包容、和諧”的美好寓意。
廣海派出所循著古樹啟示,因地制宜推動建立矛盾糾紛調解的“菩提解鈴園”,創新推出“三招解鈴法”,針對漁港、漁民、漁獲產生的矛盾糾紛做到“對癥下藥”,促使矛盾雙方快速握手言和。第一招,針對不同的矛盾類型,召集不同的調解“專業隊”;第二招,給雙方算好“合網漁獲多、分網兩船空”的“一筆賬”;第三招,在菩提樹下遞出互讓一步的“臺階梯”。
自2023年6月“菩提解鈴園”開園以來,廣海派出所調解矛盾糾紛131起。
防護錨立體防線護糧倉
廣海鎮海岸線長、海洋牧場面積大、漁船進出頻繁,容易成為盜竊、走私、偷渡的“洼地”。從漁民船頭議事的裊裊炊煙,到菩提古樹下鄉鄰調解的細雨,白海豚擱淺了,漁民和民警能一起沖上去救;老祠堂的僑房糾紛,幾個電話就解決了,平安的種子就這樣在大家共同參與治理的土壤里生根發芽。
在共建共治共享的土壤中,廣海派出所緊密聯系群眾,建強“海陸最小應急單元”,織密“天地”安全立體防線:56艘自用“漁船”轉身變“海上哨所”,組建漁安守護隊等群防力量,制定“海洋牧場”專屬巡防路線,用科技利劍筑牢“防波堤”。
如今,守護隊一旦發現可疑信息就立即上報,海陸防護網瞬間激活,科技手段鎖定,執法船包抄,岸線封堵?!熬療粢涣粒睦锞吞?!”老漁民陳某感慨地說。
服務錨定制服務暖民心
海永無波,不僅要止風波,更要暖人心。廣海派出所找準服務“小切口”,依托轄區漁民工會成立89人的漁工服務隊,實現服務從“標準服務”到“定制關懷”的跨越,筑牢服務不缺位的“避風港”。漁期來了,廣海派出所就開展“潮汐服務”;游客來了,就開設“快捷式”服務;臺風來了,民警輔警責任到人、一人一船,勸說漁民轉移。
2024年5月,漁工服務隊了解到:轄區少年小王因父母原因,一直未落戶,眼看就要中考,不知如何是好。廣海派出所民警與“服務隊”驅車300公里,趕至小王出生地調查取證,搶在報名截止前辦好落戶手續。當拿到戶口簿的那一刻,小王喜極而泣。
而這樣的服務早已融入廣海派出所民警工作日常。給“海上娃”開通戶籍“綠色通道”,給遠洋船配備“急救錦囊”,在漁排上開設“反詐茶館”……廣海派出所以解鈴園為硯、以防護網為筆、以服務隊為墨,在碧波萬頃間書寫為民服務的平安答卷。
2024年一場暴風雨淹沒多個村莊,廣海派出所民警輔警帶領漁工服務隊火速響應,成功解救群眾150余名。據統計,近3年來,漁工服務隊收到群眾送來的錦旗15面、感謝信16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