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案件全流程智能體上線以來,已在貴州省80個基層檢察院輔助辦案1000余件,辦案效率和準確率大幅提升,成為檢察官辦理醉駕案件的‘AI’好助手。”日前,在2025年全省檢察智能化應用評優展示活動上,貴陽市烏當區檢察院檢察官吳雙在演講中說。
當天,來自貴州各地檢察機關的檢察官通過PPT講解、系統演示等形式,生動展示了20個優秀智能化應用,集中呈現了全省檢察機關在檢察智能化研發與應用方面的創新成果。
本次活動緊緊圍繞“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核心目標,涌現出一批破解實務難題、提升監督質效的智能化應用,涵蓋輔助辦案、法律監督、檢察管理、學習訓練等多個領域。這些應用直擊辦案痛點、凸顯實戰能力,拓寬了監督場景的廣度與深度,充分體現了全省檢察機關在數字化轉型中的創新活力與應用效能。
自醉駕入刑以來,已連續多年在刑事案件中占據最高比例,成為基層檢察院辦案壓力最大的案件類型之一。為此,貴陽市烏當區檢察院以數字檢察建設為契機,研發醉駕案件全流程審查智能體,推動案件審查標準化、規范化、智能化?!叭鞒虒彶槌顺R幍幕拘畔⑻崛∨c證據摘錄外,還涵蓋證據鏈完整性分析、偵查監督點自動篩查、血檢報告技術性審查全覆蓋、犯罪情節精準分析等四大亮點功能,顯著提升了案件辦理的效率和準確度。”吳雙說,在使用該智能體輔助辦理醉酒型危險駕駛案不久,他們便準確挖掘出了一件危險駕駛案的證據矛盾,有效提升了案件辦理質效。
近年來,貴州省檢察機關深入貫徹最高人民檢察院數字檢察戰略,將“數字賦能”納入貴州省檢察院黨組整體工作部署,積極創新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檢察辦案、監督和管理模式,在融入數字檢察“一張網”整體框架基礎上,不斷夯實數字基礎設施與數據資源兩大基礎,持續深化業務應用系統、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和檢察智能化系統三大應用,逐步構建以大模型為工具、提示詞為抓手,實現檢察辦案、法律監督、檢察管理與學習訓練全面智能化的應用生態。今年發布了全國首部《檢察智能化應用提示詞匯編》,涵蓋85個應用、超過80萬字;自主研發智能體100余個,覆蓋500余個應用場景,智能化應用有效賦能全省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其中,“減假暫”案件智能輔助辦案、案件質量檢查評查智能輔助等2個工具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首批“10+1”智能化應用試點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