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處祖國西南邊陲,是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在黨的領導下,60年來西藏在民族團結的沃土上深耕細作,在社會治理的沃野中創新求變,在12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高原上,繪就了一幅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壯美畫卷。今日之西藏,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為主線,以基層治理創新為支撐,以安全生產為保障,在建設更高水平平安西藏的征程上闊步前行,讓和諧穩定的陽光普照每一個角落。
千籽同懷:石榴花開映高原民族團結鑄穩定
2024年,日喀則市江孜縣紫金鄉努堆村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這一榮譽的背后,是全村上下對民族團結的執著堅守與不懈努力。翻開努堆村村規民約,第一章第一條便明確規定,“熱愛祖國,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和加強民族團結……”這短短幾句話,成為全體村民日常的思想和行為規范。
近年來,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和創建工作在西藏開展得有形有感有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廣泛深入。昌都市邊壩縣最大的社區桑卡社區,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這個社區的住戶由10個鄉鎮易地搬遷戶和4個鄉鎮回遷戶組成,居住著藏、漢、回、白等多個民族的居民。在這里,不同民族的人們親如一家,共同生活、共同奮斗。
在桑卡社區黨建文化長廊中,還佇立著100余塊大小不一的石頭。它們形象、生動地體現出中國共產黨百年艱辛歷程,不僅成為桑卡社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也讓黨員居民在耳濡目染中增長知識,在潛移默化中了解、支持、監督、參與、融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工作。
社區居民次仁擁青說:“和各族鄰居一起學習這些歷史時刻,我們更深入了解了黨的光輝歷程。是黨和國家讓我們從偏遠不便之地搬到現在條件優越的縣城生活,我們一定會同心協力,愛護好社區這個共同的家園。”
石榴千籽同懷,各族同心相依。近年來,我區持續深化“五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等;堅持把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區創建條例》等納入“八五”普法內容,廣泛組織開展民族團結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教育;確定每年9月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一系列舉措,讓西藏處處呈現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生動局面。
活水潤治:基層善治創新局平安底座更堅實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只有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才能讓社會治理更加高效、更加精準。
為此,林芝市巴宜區建立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總)支部—小區(樓院)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雙聯戶)”五級組織鏈條,創新探索“網格+樓棟長”社區治理模式。這一模式如同一張細密的網,將社區的每一個角落都覆蓋其中,讓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及時解決。
白瑪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邢薇介紹說:“太陽城小區建成后,群眾對停車費用很有意見。了解到這一問題后,我們積極對接住建、發改等部門,協調開發商。今年7月,這一矛盾已得到階段性解決。”
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卻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巴宜區堅持以解決小區設施老化等社區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問題為靶向,清晰界定樓棟長職責,將治理單元從網格層級細化至樓棟層級,有效激活了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讓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2023年,那曲市“雙共”奮進隊悄然打造起基層社會治理新局面。這支以“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增收致富”為己任的隊伍,成為了基層社會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們要讓牛羊吃得飽,吃得好,也要保證草場環境,保證大家的長遠發展。”5月,安多縣扎仁鎮納色社區居委會院內,居委會主任朗杰多吉正和7名奮進隊隊員召開牧區議事會,大家討論著草場輪牧方案。像這樣的議事會,奮進隊經常召開,他們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今,全市1329支隊伍、3.3萬余名隊員活躍在基層社會治理的各個領域。他們的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效,將矛盾糾紛化解率從68%提升至96%,73%的農牧民主動參與治安防控。
近年來,我區在村居、社區廣泛開展“雙聯戶”服務管理和“創先爭優強基礎惠民生”活動,引導群眾廣泛參與社會治理,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全覆蓋新格局。
安筑萬家:生產除患強屏障法治固邊穩根基
安全生產關乎人民福祉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我區統籌發展和安全,推動發展和安全動態平衡、相得益彰。
為了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位于城關區金珠西路的快檢站每天都會整齊擺放著多份待檢食品樣本。10分鐘至30分鐘檢測后,每份樣品就擁有了自己的“體檢報告”——詳細記錄送檢日期、樣品來源、環境參數等信息,以及檢測結果。
“近期,免費快速檢測服務還新增了火鍋底料檢測項目。”拉薩市市場監管局食品檢驗中心主任普布赤列說,檢測范圍包括農貿市場、商超、學校食堂等重點場所,并面向市民提供免費快檢服務。
一份份食品“體檢報告”公示在眼前,是對廣大市民群眾的承諾,也是食物的品質證明。
安全生產工作是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事關各族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024年,全區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自治區安委辦制定《西藏自治區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2024—2026年)方案》,應急、教育、文化和旅游等部門根據職責分工,研究制定本部門本行業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配套方案和措施。
一直以來,西藏始終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第一位的政治任務,堅持警鐘長鳴、警惕常在,以科學化的機制和常態化、法治化的理念,把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做在日常、做到經常、落實到基層,社會大局持續安定向好。
六十甲子矢志不渝,山水同源國昌家好。雪域兒女銘記黨恩,民族團結之花絢麗綻放,和諧穩定之根深植厚土,基層治理活力奔涌,平安西藏碩果盈枝。面向未來,西藏各族兒女將繼續同心逐夢,和全國人民一道,共赴民族復興的壯闊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