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海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青海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于8月1日正式施行。
近年來,青海省司法廳立足司法行政工作職能,不斷提升我省未成年人保護能力和水平,為《條例》的頒布和施行營造了良好法治環境。8月13日,記者立足三個視角,回望我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取得的實效。
視角一 普法宣傳“零距離”
“同學們,如果遇到校園欺凌,要記住‘不沉默、不隱忍,勇敢求助!’”
7月28日,由西寧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等多家單位聯合舉辦的西寧市第三屆“與法相伴護航青春”暑期法治夏令營暨綠色小衛士研學活動拉開了帷幕,共計約400名學生參加。
活動中,工作人員通過貼近生活的案例為學生們講解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學生們踴躍提問,互動問答環節氣氛熱烈。“以后若遇到校園欺凌,我們要及時向家長和老師求助,不能忍氣吞聲。”其中一名學生舉手發言道。
常態化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是我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為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構筑的首要防線。7月29日,西寧市城中區司法局在西寧市城中區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基地開展了以“學習宣傳貫徹《條例》共筑未成年人安全網”為主題的普法宣傳活動。工作人員通過與“紅領巾普法員”協作的形式,突破傳統說教模式,讓法治教育更加貼近未成年人認知特點。“今天我在法治宣傳區、法治教育區、心理咨詢區學習到了很多法律知識,這里的普法小游戲很有趣,以后遇到了困難我一定會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一名“紅領巾普法員”說。
近年來,我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從各中小學有關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資源入手,廣泛宣傳民法典、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規,緊密結合民法典宣傳月、國際禁毒日等關鍵時間節點,將豐富多彩的法律知識帶進校園,有效增強了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識。
借助“實地+新媒體”宣傳模式,省司法廳打造“法治+”多元要素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基地78個,利用“12348”青海法網抖音直播號、微信群等載體對學生及家長開展廣泛普法宣傳,推動形成“學憲法、講憲法”“青春與法同行”等青少年普法品牌,累計開展各類校園普法大宣講活動千余場次,受教育師生10萬人次以上。
視角二 法律援助“齊發力”
“叔叔阿姨,謝謝你們!我的醫藥費終于有著落了,不然這筆錢對我們家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負擔。”近日,海南藏族自治州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接到了小馬的感謝電話。
2023年5月,家住海南州的小馬與小韓等6名同學因為瑣事在學校發生沖突,一怒之下,小韓等6名同學對小馬拳腳相向,致使小馬身受重傷。小馬在接受治療期間的各項花費達數萬元,但小韓等6名同學遲遲沒有賠償相關費用,小馬只能向海南州法律援助中心求助,法律援助中心指派了兩名援助律師擔任小馬的訴訟代理人。
在海南州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和援助律師的不懈努力下,雙方最終達成了調解協議,小韓等6名同學向小馬給付各項人身損害賠償費用共計3.6萬元。
去年以來,省司法廳積極推動法律援助制度頂層設計,牽頭起草的《青海省法律援助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經青海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我省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規定》在法律援助法的基礎上,明確規定未成年人因校園欺凌造成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主張的相關民事權益,以及遭受各類侵害的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主張的相關權益,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申請法律援助,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范圍,降低法律援助申請門檻。
截至目前,我省建成省、市、縣三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54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406個,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依托婦聯和共青團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94個。此外,“未愛守心共護成長”法律援助進校園活動也在全面開展,未成年人法律服務團走進多所學校開展法律援助知識宣傳,每場活動服務團人數不少于3人,活動時間不少于90分鐘。
視角三 幫教關愛“暖心田”
未成年服刑人員的幫教挽救了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希望。6月25日,由共青團青海省委、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廳等部門聯合開展的“傳遞法治光護航成長路”青少年法治宣傳警示教育暨重點青少年幫教活動在青海省建新監獄(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舉辦。
“感謝監獄民警們的幫助,孩子犯了錯受罰是應該的,但你們幫他重新找回了人生方向!”一名母親眼含熱淚在現場訴說道。
16歲的小杰(化名)因盜竊罪被送至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后,經過一系列法治教育、文化教育、認罪悔罪教育、職業技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小杰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學習掌握了一技之長,為以后能更好融入社會做準備。
近年來,省司法廳強化監管教育、親情幫教、社會幫助相結合,在未成年服刑人員改造方面,探索建立“民警—家庭—社會”一體聯動的教育改造模式,依法保障未成年服刑人員法定權益。在文化教育方面,將未成年服刑人員納入國民教育范疇,有效改進教學方法,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幫助未成年服刑人員掌握一技之長。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幫教活動98場次,捐贈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普法和愛國主義教育讀本萬余冊。
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是溫度與力度的有機融合——普法活動的歡聲笑語,法律援助中心的暖心故事,幫教活動的治愈時刻……這些畫面交織成一幅我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法治護航未成年人成長的和諧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