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趕往茫崖市,四周是一望無際的戈壁荒野,連綿起伏的沙丘如沉默的巨獸,在烈日的炙烤下散發著灼熱的氣息,一路是單調的土黃色。這里有著亞洲最大的天文觀測基地,還有著被譽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黑獨山。
近日,“法治護航新征程共筑平安青海新‘楓’景”海西行采訪組來到海西州西部礦區人民檢察院,一路耳聞目睹了這片土地上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介入生態環境修復整治的成效,還有檢察官辦案背后的故事。
防治光污染守護“暗夜星空”
“你看一下方向對不對。”
“再轉15度。”
在冷湖天文觀測臺,工作人員正在對一臺墨子巡天望遠鏡進行調試。位于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鎮賽什騰山的冷湖天文觀測臺址,平均海拔4000米,因植被覆蓋度低、空氣稀薄、人口極少和未被污染等特殊地理條件,成了亞洲最大的天文觀測基地,也是東半球唯一的世界級天文觀測臺址,因此吸引了不少天文愛好者和游客駐足。然而工作人員也遇到了一個讓他們頭疼的問題:被稱為天文觀測“殺手”的城市光污染讓科研人員們深受其害,正當科研人員們為此發愁的時候,西部礦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干警在日常走訪摸排中也關注到了這一問題。
西部礦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金告訴記者:“從冷湖天文臺工作人員那邊了解到,冷湖天文臺在暗夜觀測環境時,很多從冷湖鎮上燈光照射出來的亮點影響到了他們的觀測環境。”見記者疑惑,李金介紹:“隨著游客的增多,在直線距離天文觀測臺45公里處的冷湖鎮,酒店等營業場所數量急劇上升,室外裝飾燈密度不斷增加。天文觀測區域出現一個光斑就會掩蓋這片區域一些比較暗弱的星,如果有一個比較強的強光背景疊加上去的話有可能就把真正需要觀測的天體信號光強掩蓋掉。”為了摸排清楚光污染的來源,西部礦區人民檢察院成立專案組,專程趕赴400公里外的冷湖鎮,通過無人機對夜間照明場所進行了逐一排查。
作為光污染治理行政公益訴訟案,李金表示:“當時這起案件是全省首例光污染的行政案件,我們也是第一次辦理這種公益訴訟案件,沒有經驗和參照,相關行政機關和酒店經營者對光污染都不了解,工作難度比較大。我們只能邊查閱國內相關案例邊借鑒經驗,同時進行大量的走訪。”
綜合業務部主任董國財補充道:“我們通過調查走訪冷湖鎮的商業密集區,發現幾處酒店墻外的燈光是朝天空照射,除了酒店以外,沿街的商鋪、餐館在夜間均有光源的照射。”
通過線索梳理、立案、調查取證、召開聽證會等程序后,根據2023年1月實施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天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冷湖天文觀測環境暗夜保護核心區內,嚴格控制光源種類和亮度,所有戶外固定夜間照明設施的照射方向應當低于水平線30度的規定,向屬地相關行政部門發出檢察建議。
行政機關在收到檢察建議后針對存在的光污染隱患問題開展了專項整治,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6份。與此同時,西部礦區人民檢察院與海西州科學技術局,冷湖科技創新產業園區管委會形成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及暗夜保護的公益訴訟線索和案件的協作機制。
“這起案件重點在于引導,讓經營者了解和重視光污染,我們既要為觀測基地創造優良的觀測環境,也要保障經營主體在夜間照明的需求,控制好光的強度和方向,減少光污染。”李金說。
近年來,西部礦區人民檢察院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工作聚焦污染防治攻堅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核心任務,持續深化實踐探索,有效發揮司法保障作用。
管住車輪守護“水墨丹青”
“自駕車往這邊走,旅游大巴進右邊的停車場。”
“嚴禁任何組織及個人進入管控區域,擅自闖入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當日下午,在冷湖鎮東北方向10余公里的黑獨山景區門口人頭攢動,記者看到志愿者和執勤人員正在引導旅游車輛有序進入停車場,景區入口設置擺渡車,游客們在排隊乘車。景區內用網圍欄規劃了保護范圍,旁邊設置警示標識牌,喇叭中播放著警示語音。
這里因其潑墨山水畫般特殊的雅丹地貌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觀賞打卡,也被譽為“地球上最像月球表面的地方”。
李金告訴記者:“隨著黑獨山景點持續走紅,生態破壞與旅游安全風險不斷增大。之前景區缺乏合理的開發建設,導致許多自駕游車輛隨意進出,碾壓地表,有的車輛直接攀爬上了山體。”說著,李金拿出幾張照片惋惜道:“你看這些車轍印幾乎遍布了整個地貌保護區,嚴重破壞了黑獨山的原始地質地貌。還有個別游客私自撿走黑獨山巖石做紀念,這些行為都是對生態的破壞。黑獨山顏色發黑的巖石主要是陸相火山噴發及沉積環境所形成的,距今約4.3億至4.9億年形成的奧陶紀灘間山群變碎屑巖及火山巖,這些巖石經過長期風蝕作用,表面形成了黑色的‘沙漠漆’薄膜,才構成了現在黑獨山獨特的‘水墨丹青’的底色,一旦破壞,難以自然恢復,將造成不可逆的生態損失。”
今年2月20日,西部礦區人民檢察院發現此線索后立即成立辦案組,采用實地勘查和數據影像對比的方法,沿著黑獨山景區周邊內設的臨時車道進行勘查。同時委托青海省人民檢察院檢務保障中心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對黑獨山破壞情況進行了調查取證。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向茫崖市文體旅游廣電局制發檢察建議。
茫崖市冷湖鎮人民政府與茫崖市文體旅游廣電局隨即聯合發布《茫崖市冷湖鎮保護黑獨山、石油工業遺址的公告》,切實提高黑獨山旅游管理、經營與服務水平;對黑獨山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進行科學評定,并依據審定結果嚴格控制游客數量;不再允許游客自駕出入,而是統一乘坐擺渡車進入景區;劃定游覽紅線,設置警示標識牌,對未經許可非法進入未開放區域的行為,依法處罰。
從浙江省遠道而來的游客汪先生對記者說:“黑獨山的每一寸土地都鐫刻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作為游客我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應當敬畏自然,愛護美景,文明出游。”
“有了行政機關的積極配合與回應,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李金說。西部礦區人民檢察院充分發揮行政公益訴訟監督職責,督促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切實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守護好生態環境。
今年以來,辦理行政公益訴訟線索12件,立案11件,通過“磋商指引+檢察建議”模式推動整改5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11份,著力攻堅重點案件,以“屬地檢查+巡回檢察+專項治理方式”,開展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巡回檢察5次,與自然資源等部門共建線索發現機制,形成公益保護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