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治中心實力強,平安建設挑大梁。‘楓橋經驗’筑根基,化解糾紛保平安。”伴著原創花燈小調《綜治中心贊》,9月5日上午,云南省委政法委“有矛盾糾紛到綜治中心”主題直播活動昆明專場精彩亮相。
4個多小時的直播,有干貨、有溫度、有互動,讓昆明四級綜治中心“一站式解憂”的服務形象深入人心,更掀起廣大網友討論熱潮。
直播釋惑講職能
實用信息獲點贊
“歌詞里提到的‘多元聯動’到底咋聯動?”“我和鄰居鬧矛盾了,能找綜治中心嗎?”隨著網友提問,主播與嘉賓趁熱打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綜治中心職能職責、工作特點。
昆明市綜治中心主任徐明輝首先打消大家對綜治中心工作的疑惑:“以前大家可能覺得綜治中心只是政法委的一個內設機構,不太清楚它的作用。實際上,這里是‘一站式解憂平臺’——進這個門、跑這一次,您的煩心事基本都能解決。”
“家長里短的事兒我們都管。比如夫妻吵架、鄰里矛盾、物業糾紛、消費維權等,都可以到綜治中心解決。”徐明輝介紹,昆明各級綜治中心采取“常駐+輪駐+隨駐”相結合模式,整合公安、法院、司法、信訪、人社等職能部門力量,真正實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目前,昆明共有1個市級中心、20個縣級中心、143個鄉鎮中心、1711個村級中心,實現100%全覆蓋。
在互動問答環節,“線上報糾紛用‘云綜治’小程序”“在綜治中心進行法律咨詢不收費”等實用信息被網友頻頻點贊,鮮花花束、“警察小熊”等禮品也輪番送出。
網友在評論區有感而發:“綜治中心真是專業又暖心。有啥鬧心事,家門口就能解決,日子過得更踏實了。”
鮮活案例顯實效
機制創新破難題
直播分享的李阿姨家10年房產糾紛成功化解的案例,正是綜治中心高效解決矛盾、破解群眾難題的一個生動縮影。
因老房子產權問題,其與家人爭執多年無果。找到昆明市西山區綜治中心后,中心迅速啟動“專家會診”,法律團隊厘清產權歸屬,明確房屋歸李阿姨所有。同時,聯動公安、法院、檢察院、婦聯、金融機構等部門組成“超強調解團”,從法理、情理雙重角度疏導。李阿姨現在逢人就夸:“10年心結,綜治中心一個月就解開了。”
李阿姨的難題能快速解決并非偶然,而是昆明在基層治理實踐中創新機制、織密服務網絡的必然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為讓矛盾化解更高效、責任落實更精準,昆明創新推行鄉鎮(街道)“2+3(1)+N”工作機制。“2”即政法委員與派出所所長牽頭協調;“3(1)”指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協同行動;“N”則涵蓋其他相關單位與村(社區)力量,形成“事事有人管、責任不落空”的治理格局。
在此基礎上,配合“發現登記、風險評估、分流交辦、分類調處、預防處置、動態管理、跟蹤回訪”的“七個閉環”流程,以及“簡單糾紛現場處理、一般糾紛聯動協調、復雜問題多元化解”的“三道調解關”,真正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最快速度解決問題”的目標。
多元聯動優服務
高效便民惠萬家
在接下來的直播中,鏡頭以“縣—鄉—村”的脈絡循環推進,并采用視頻連線的方式,由外景主播實地走進綜治中心,帶領網友共同感受三級綜治中心協同聯動、合力見效的工作成效。
從區級綜治中心的高效整合,到街道綜治中心的精準發力,再到社區綜治中心的“煙火氣”調解,昆明將平安治理的觸角延伸至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服務破解群眾急難愁盼。
“以前遇到糾紛,不知道該找公安還是法院,現在來綜治中心,進一扇門就能解決。”在昆明市呈貢區綜治中心服務大廳,辦完勞動爭議調解的市民王先生感慨道。這座今年6月正式投入運行的區級綜治中心,選址毗鄰市級行政中心及全區30余個職能部門,5分鐘內即可協調多部門響應,從物理空間上實現了便民的第一步。
“通過整合7個常駐部門、22個涉糾紛重點領域輪駐部門,以及7個社會組織機構入駐和多方社會力量隨駐,目前,我們的登記受理區共開放12個服務窗口,累計接待群眾1876人,現場受理案件467件,辦結率超80%。”呈貢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劉冬分享的一組數據,不僅是服務效能的直觀體現,也有力印證了打破部門壁壘的積極作用。
特色模式“接地氣”
織密平安守護網
“我們有一支專業的調解隊伍,不僅在23個社區設立調委會、3個派出所設立治安聯調室,而且有28名專兼職調解員扎根一線。”昆明市五華區黑林鋪街道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安健特別提到一塊“金字招牌”——李學調解工作室。
李學曾榮獲“全國人民調解專家”稱號,多年來帶領團隊調解糾紛2400余件,還通過“傳幫帶”為街道培養了一批專業調解人才。此外,為從源頭減少矛盾隱患,黑林鋪街道創新選拔“信得過、有能力、具威望”的居民擔任“十戶長”,負責日常隱患排查、普法宣傳等工作,讓治理觸角延伸至基層末梢。
“張大爺家樓上漏水的事兒,我們和物業一天就解決了。”昆明市西山區馬街街道西麗園社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楊蕊分享的小故事,正是社區綜治中心“煙火氣”調解的日常寫照。
據介紹,西麗園社區能夠精準回應居民需求,關鍵在于“全網格”排查隱患、“全覆蓋”提供服務、“全科化”處置問題、“全民化”引導參與的“四全工作法”。通過環環相扣的舉措,將平安治理的觸角延伸到居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為讓矛盾化解更有溫度,社區積極調動多元力量,除了專業調解團隊牽頭,熱心居民、物業人員等“編外調解員”也會適時加入,形成眾人拾柴的“眾籌調解”氛圍,讓矛盾糾紛在共建共享中妥善解決。
記者視角看治理
平安昆明煥新顏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止于顏值,更在于“平安指數”。不同于“一刀切”的統一模式,昆明各級綜治中心立足區域實際,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治理路徑。
這些探索帶來的改變,不止于制度和流程的優化,更藏在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里。
從多頭跑到一站解、從碎片應對到系統服務、從傳統治理到智慧治理,昆明市的綜治中心建設正成為撬動基層治理效能的關鍵支點,讓平安成為春城最鮮明的底色。
“有矛盾,找綜治中心;解糾紛,找綜治中心。”如今,這句朗朗上口的口號,早已不是簡單的宣傳語,而是深深扎根昆明基層治理土壤中,成為貼近群眾生活的“定心丸”。
隨著昆明市、縣、鄉、村各級綜治中心的聯動愈發緊密,春城的平安底色必將愈發亮麗,昆明必將書寫出更加亮眼的新時代社會治理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