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湖北省武漢市中小學迎來秋季開學首日,武漢公安全面開啟“護學模式”,投入充足警力,落實各項安保措施,在校園周邊開展巡邏防控、交通疏導和服務師生等工作,全力保障新學期學生平安入校入園。
巡邏防控:科技+聯動,織密立體安全網
1日清晨,在各個學校門口,隨處可見公安民警忙碌的身影。江夏區分局創新開啟“地面+空中”立體護學模式。在東湖路小學門口,紙坊派出所安排2名民警定點值守的同時,網安大隊民警田振波、交通大隊民警秦堃操控無人機升空,實時監測周邊人流車流,發現雙排停車影響學生通行后,立即聯動地面警力3分鐘內完成疏導。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分局民警王保國的護學崗格外暖心——這位有著39年警齡、即將退休的老民警,首次與AI機器人“小安”“小全”搭檔,在武漢市第27小學門口引導學生。機器人循環播報“護學通道暢通提示”,王保國則彎腰牽起低年級學生的手,將他們護送至教室。
反恐怖和特警支隊也融入全市巡邏防控體系,支隊駐洪山大隊抽調10名特警隊員,分為兩組前往楊春湖實驗學校、紅旗大道學校,采取“定點值守+動態巡邏”的方式,在學校門口及周邊道路展開巡邏,為校園安全增添“硬核”保障。
據悉,當天,武漢公安啟動全市社會面巡邏防控高等級勤務,加大對學校周邊的巡邏防控力度。嚴格落實“1、3、5分鐘”快速反應機制,確保能夠迅速應對各類突發案事件。同時,全面落實上、放學“高峰勤務”“一校一警”“家校警護學崗”等護學護校制度,進一步完善社區民警、交警、特警、巡警以及學校、家長、安保隊員、社區網格員等多方力量的聯保機制,積極營造良好的安全條件和治安環境。
交通疏導:精準+應急,保障道路順暢
9月1日也是星期一,當天早高峰,武漢交警針對校園周邊交通節點展開精準疏導。硚口區分局交通大隊組織警力,在轄區145所學校門前設置護學崗,民警與志愿者協作,幫家長開車門、接孩子,縮短送學車輛停留時間,有效緩解擁堵。
洪山區卓刀泉小學的交通疏導尤為關鍵——該校緊鄰虎泉街主干道,校門與馬路間緩沖區域狹窄,早高峰人車交織極易擁堵。洪山區分局卓刀泉派出所5名民警、5名輔警在校門周邊值守疏導。7時30分學生增多后,民警一邊引導送學車輛“即停即走”,一邊值守在人行橫道旁,引導學生和家長快速通過,直到8時30分2000余名師生全部入校。
當天清晨,武昌部分地區突降大雨,在武昌區武漢小學門前,執勤民警們撐傘充當“擺渡人”,來回護送未帶雨具的師生;光谷一小門口,民警劉振軍冒著滂沱大雨站在斑馬線指揮交通,見一名小女孩猶豫不敢下車,他立即上前用背影擋雨護送其入校,而他的警服已完全濕透。
1日,軌道交通管理分局同步開啟“護學模式”,在統籌考慮地鐵站點周邊學校分布、客流特點和治安復雜程度等因素的基礎上,于黃浦路、螃蟹岬等中小學、幼兒園周邊的28個地鐵重點站疊加投入警力,確保學生從“出家門”到“進校門”全程安全。
為了減少校門口人車混行、人流聚集等安全風險,武漢公安還積極督促學校嚴格執行上學時段隨到隨進、放學時段錯峰出校、人車分流等措施。同時,組織“江城義警”群防群治力量參與校園安全守護。
服務師生:細微+溫情,傳遞護學溫度
開學首日,民警的暖心服務遍布校園角落。“小同學別緊張,跟著叔叔走,咱們去找老師!”早上7時45分,在紅鋼城小學(第五學校)門前,青山區分局紅鋼城街派出所民警何少華發現一名一年級新生攥著姐姐的手,怯生生地站在路邊后,立即上前輕聲安撫,隨后牽著孩子送到班主任手中。
在武漢東湖實驗學校門前,東湖生態旅游風景區分局聽濤派出所民警邱爽遇到因首次分開上學而哭鬧的兄弟倆——哥哥要上小學,弟弟讀幼兒園,兩人緊抱父親不肯分開。邱爽蹲下身,用“教室有奧特曼貼紙”的童趣話語安撫哥哥,最終讓孩子笑著走進校園,還不忘回頭叮囑弟弟“要乖”。
在古田四路地鐵站,軌道交通管理分局民警蔡明軒發現一名身體不適的中學生,主動借手機讓其聯系家長,并安排輔警護送回家;武昌區糧道街派出所民警劉子蘊在曇華林小學開學儀式上,以“浪浪山小妖怪”動畫為切入點,為390名學生講解安全知識,讓課堂充滿趣味;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育才實驗幼兒園門口,輔警張蕾叮囑過馬路的孩子“慢點走”,民警段婉鈺快步上前為孩子開車門,笑著送上“新學期快樂”的問候。
武漢公安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優化“高峰勤務”“一校一警”機制,以“三維守護”為師生打造安全、暢通、溫暖的校園周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