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公安局馬背騎警隊,這支被譽為“草原輕騎兵”的特殊隊伍,以駿馬為翼,以忠誠為魂,扛牢守護與服務的雙重使命。隊員們是速度與溫情的化身,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他們用馬蹄的噠噠聲譜寫著新時代公安隊伍建設的新篇章。
使命擔當 流動防線的時代意義
為進一步推動草原治理精細化,馬背騎警隊以其適配草原地形的機動優勢,構建起草原安全的“毛細血管系統”。尤其在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河南縣分會場賽事活動舉辦期間,這支隊伍更是注入關鍵力量,成為動態防控體系的核心力量。馬背騎警隊將“以快制快、以動制動”的實戰理念融入實際,在賽事沿線巡防、牧民轉場護航、應急處突響應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流動性不僅體現在草原牧道的穿梭,更象征著警務模式從靜態管理向動態治理的轉變。
每一名馬背騎警隊隊員都是移動的“警務平臺”,服務群眾既有溫度又有深度。通過常態化巡邏構建的防控網絡,既能快速響應賽事期間的突發狀況,又能維護群眾與游客的安全。“見警率、管事率”的雙提升,不僅降低了違法犯罪發生率,更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群眾的安全感與幸福感,實現了警務效能與社會效應的有機統一。
執法溫度 剛性制度的柔性表達
為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馬背騎警隊將法律的嚴肅性與草原人文關懷深度融合,探索出“剛柔相濟”的現代化新型警務模式,在維護秩序的同時彰顯公安溫度。在青海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河南縣分會場賽事活動中,新型警務模式的成效凸顯,既體現在對賽事周邊交通違規行為的教育引導,也反映在對迷路游客、受困群眾的及時援手,更彰顯在對參賽人員的精準服務中。
馬背騎警隊隊員既是法律的執行者,也是民情的收集者。通過深入群眾,構建起公安民警與群眾之間的情感紐帶。無論是風雪天里救援牲畜,還是重要時間節點的安保、日常的安全守護,都是新時代“楓橋經驗”在草原移動警務中的生動實踐,在執法過程中凝聚了社會共識。
從智能頭盔到移動終端,從大數據研判到可視化指揮,科技元素的深度應用,馬背騎警隊激活了草原治理的“神經末梢”,實現警務效能的乘數效應。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馬背騎警隊正朝著更專業、更智能、更親民的方向發展。隨著新型警務模式的不斷探索,隊員們在智慧草原建設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成為連接基層治理與群眾需求的重要紐帶。馬背騎警隊不僅是執法者與守護者,更是草原文明的傳播者、社會秩序的塑造者、群眾需求的響應者,將持續為草原安寧注入力量。
晨曦微露,他們整裝待發,踏上維護轄區和諧穩定、守護群眾安寧之路;暮色蒼茫,他們毅然堅守,用實際行動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馬背騎警隊詮釋著新時代公安工作的使命內涵——在流動中守護安寧,在服務中凝聚民心,在創新中引領發展,用忠誠續寫為民初心。